运行 VirtualBox 虚拟机。
“Tools” -> “New”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配置虚拟机
设置虚拟机名称和操作系统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由于红旗Linux 是基于 Debian 的,并且是 64 位系统,所以这样选择。
“红旗Linux V11 桌面版”基于 Debian 10.x,最新的 v11.0.1-Alpha 基于 Debian 10.6 开发。
分配运行内存空间给红旗Linux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这里设置为“4096MB”。如果宿主机的物理内存足够大,那么这里就可以设置更大的内存大小。
为虚拟机创建虚拟磁盘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虚拟磁盘文件的类型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如无特殊要求,随意选择一个就行。
磁盘文件空间的占用形式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“Dynamically allocated” 指动态地分配空间大小,也就是说,用多少就产生多大的文件。马上就会设定能分配的最大空间大小。
“Fixed size” 指预先分配文件大小,只要不超过指定的大小,该磁盘空间是不变的。如选择此项会固定地占用宿主机的空间。
设置虚拟磁盘的空间大小和分配空间的方式
选择虚拟磁盘文件的存放位置和设置上一步虚拟磁盘文件的最大(或固定)大小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点击“Create”创建新虚拟机。
下面就进行一些在启动刚才创建的虚拟机之前的配置,如 CPU 数目、网络、以及系统启动形式。
启动虚拟机前的配置
虚拟机的配置在:在VirtualBox的左侧栏选择刚才创建的虚拟机,然后点击右侧栏的“Settings”按钮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的粘贴板共享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依次展开:“General” -> “Advanced”,注意“Shared Clipboard”和“Drag'n Drop”现两个选框,然后都选择“Bidirectional”,意思是“双向”。设置好后点击“OK”完成配置。
如果还需要继续进行配置,请不急着点击“OK”,到配置完所有项目再进行保存。
系统启动的形式
依次展开: “System” -> “Motherboard” -> “Extended Features” ,勾选 “Enable EFI”。意思是以 EFI + GPT 的方式启动操作系统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指定分配给虚拟机的CPU个数(或核数)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打开“Processor”标签。将“Processor(s)”设置为“2”,2个CPU够用了,当然在宿主机支持的情况下,CPU设置得越多,运行得越快。
声音状态(可选)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作者关闭了虚拟机的声音,因为会与宿主机的某些软件冲突。
设置网络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展开“Network”选项。此处使用桥接网络,就是将虚拟机的网络配置成一台独立于宿主机的网络设备(计算机),它有由路由器分配的独立内网IP。
展开“Network” -> “Adapter 1”,勾选“Enable Network Adapter”,然后,在“Attacked to”选项中选择“Bridged Adapter”,以及在“Name”选择宿主机的网卡。
虚拟机支持的 USB 控制器版本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如果你安装了“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”(可以到VirtualBox的官方存档页面( https://download.virtualbox.org/virtualbox/ )下载使用),那么你就可以选择USB3控制器。
当你设置好这一切的一切,那么就可以点击界面右下角的“OK”按钮保存并退出设置界面。
在虚拟机安装红旗Linux
启动虚拟机
在VirtualBox的右侧点击新建的虚拟机名称,然后点击右侧的“Start”按钮。
选择启动盘
这里要选择一个可启动的系统光盘镜像(一般是“.iso”文件)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这里一般选择一个启动光盘镜像文件,至少当前是。
点击下拉选择框,就会出现启动介质的列表,如果在列表中有你需要的镜像,则可选择它,然后点击窗口下方的“Start”启动光盘。
添加 ISO 镜像
若是当前列表中没有你想要的,你需要点击下拉框右边目录图标来添加一个ISO镜像进来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如果该列表中也没有,那么点击“Add”按钮添加红旗Linux的安装镜像文件到列表中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然后在列表中选择红旗Linux的光盘文件,点击“Choose”。
返回启动盘选择界面,确保其选中的中红旗Linux启动光盘文件,然后点击“Start”启动安装光盘。
启动LiveCD
选择Linux内核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成功启动后,显示的第一个界面是选择Live CD将使用的内核版本,一般选择大的,在这里,默认是4.0+,作者选择5.0+。选择好内核之后按回车键确定。
如无意外,将很快地进入红旗Linux的LiveCD界面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在LiveCD要设置的一些东西
设置禁止自动锁屏和屏幕节能功能,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系统在等待安装完毕的过程中锁屏,从而需要输入密码。又或者,如果程序有bug,那么可能会出现错误,从而自作主张地退出安装程序。
如果在LiveCD里面安装系统时遇到锁屏,要求输入密码才能解锁,这个时候可以输入密码“live”来解锁。
打开“系统设置”面板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点击右窗格标记着“节能”的绿色图标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取消“屏幕节能”前面的勾选,然后点击窗格右下方的“应用”按钮来保存修改。
打开“系统设置”面板 -> “工作区” -> “桌面行为” -> “锁屏”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取消“之后自动锁定屏幕”前面的勾选,然后点击“应用”来保存修改。
开始安装红旗Linux
点击桌面的“安装红旗Linux”图标进入安装过程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设置“语言”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将“语言”设置为“American English”。
这个设置倒不是装13的需要,作者是有一定原因的。
如果你对英文在阅读上不习惯,那还是用默认的中文吧。
设置好语言,那就点击窗口下方的“Next”按钮进行下一步的安装步骤。
选择键盘布局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这里左边选择“English(US)”,右边选择“默认”。
选择完成,点击 “Next” 进行下一步的设置。
设置系统的分区
选择系统分区方式,是擦除整个硬盘,还是自定义系统分区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在物理机安装时,往往有若干个硬盘选择,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硬盘为安装目标,选择硬盘后,可选择擦除或者自定义。
确定硬盘设备
首先选择系统分区放置的设备,这里只有一个,所以不用选择,如果有多个,则需要准确地选择要安装系统的(硬盘)设备。
选择分区的安装方式
“Erase disk”:选择这个将会清除上面选择的设备的所有数据,它自动设置分区的安排。
“Manual partitioning”:手动选择分区的大小和挂载点,这需要有一定的类Linux系统的安装经验。
作者选择后者。
选择好就点击 Next”进行下一步的安装。
新建分区表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点击“New Partition Table”新建一个分区表。
由于在前面添加了EFI支持,所以这里要选择第二个选项“GPT”。
然后选择“OK”确定。
出现以下的界面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点击分区列表中的“Free Space”,然后窗口右下角的“Create”(新建分区)就变得可用,用这个按钮来为红旗Linux系统添加新的分区。
安排分区的大小、挂载点:
点击 “Create” 创建分区(下面写的 “新建分区” 指的是这个按钮)。
设置 /boot 启动分区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首先,分区大小设为“800MB”;
然后,文件系统设为“ext4”;
挂载点设为 /boot ;
标记(Flags)设为“boot”,这个选项是可选的。
点击“OK”保存设置。
设置 /boot/efi 分区
此分区是EFI启动方式必选的。
再次点击“Free Space”,然后点击“Create”新建分区(这里必须选点击“Free Space”,不然会出问题,这可能是个bug,以下无特殊说明,该前后顺序是必须的)。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与上一个分区相同,这里的大小设置为“800MB”;
文件系统却设为“fat32”,这个是硬性规定,不能任取;
挂载点为 /boot/efi ;
标记设为“esp”,这个标记是必须设置的,也是唯一的值。
新建 Swap 分区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此分区用于Linux的交换空间,一般设为物理内存的两倍左右,现是虚拟机,如果宿主机的磁盘空间够用,这里设为8GB。
文件系统设为“linuxswap”;
标记设置为“swap”。
新建家目录 /home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分区大小为50GB,文件系统设为“ext4”,挂载点为“/home”,标记不用选择。
新建系统根目录 /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分区大小50GB左右,如果这是最后一个要分的分区,那么就让剩下的磁盘空间填充。文件系统设为“ext4”,挂载点是“/”,代表“根目录”。标记不用设置。
分区安排好如下图所示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创建普通用户
在此界面,依次填写的内容分别是:
你的姓名;
登录用户名(用此名称来登录红旗Linux);
主机名(不是很重要,随便安排一个,系统自动填入的就可以了);
输入同一密码两次;
在密码框的下方有个复选框,如果你需要每次登录红旗Linux时不用都输入密码,那么就勾选它。
用户的资料如下所示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检查一下你在“新建用户”界面输入的资料是否都是你想要的。
检查完毕就点击 “Next”,进行下一步的配置。
查看以上各项配置的整体情况: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点击界面下方的 “Install” 开始安装系统。
红旗Linux 正在安装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